

都在說,2019年,飲品業(yè)紅利的大門關閉了。
但這并不意味上升的空間消失。想要從市場中突圍,機會永遠都在。
萬有飲力大會上,7分甜創(chuàng)始人謝煥城用自己的品牌發(fā)展歷程,講述了一個關于新品牌崛起的故事,看有什么值得借鑒的。(以下內容整理自現場分享。)


-01-掙扎19年,從初創(chuàng)到蛻變
7分甜,是很多同行在今年年初,才聽說的一個品牌。
先自我介紹一下。2000年,我在家鄉(xiāng)廣東潮州賣鮮榨果汁,進入飲品行業(yè)。我的運氣算差的,飲品行業(yè)中苦苦掙扎19年,到目前為止7分甜開了近400家門店。
2006年,我第一次來到上海,進入當時比較好的品牌快三秒,成為正規(guī)軍。
2006年,我也開始第7次創(chuàng)業(yè),在上海人民廣場邊上開了家只有6平米的小店,取了蠻土的名字,謝記甜品。最初賣雙皮奶、龜苓膏等港式甜品,也賣燒仙草、芋圓這樣的臺式甜品。

200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第一次將當時經典的港式甜品楊枝甘露放到杯子里,以喝珍珠奶茶的方式喝楊枝甘露。
在上海的前幾年,品牌發(fā)展得并不好,最終在2010年的時候我考慮逃離上海,去蘇州。
苦苦掙扎9年后,我們放棄謝記這個老的品牌,全面升級為現在的7分甜。2015年,7分甜第一家門店在蘇州開業(yè)。
那時候過度樂觀,認為擁有過去15年的行業(yè)經驗,能在蘇州將品牌打造得一炮而紅,事實并非如此。
最初7分甜在蘇州開了5家直營店,短短9個月里開到22家門店,結果門店業(yè)績都非常慘淡。
還有一個結果,等到年底時沒有錢發(fā)工資,不得已發(fā)展了代理,過了年。

2016年初,7分甜業(yè)績稍稍有一點扭轉。
合肥有一個品牌卡旺卡,門店都是直營。我們借用卡旺卡的路線開始直營的發(fā)展,同時我也去找老板學習門店加盟門店激勵。把門店的股本分成1.5萬,在南京、北京開了三家門店,最終發(fā)覺這個計劃有很大的漏洞。
在外地的發(fā)展中,跨區(qū)域直營成本很高,并且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品牌根本沒任何知名度,最終慘敗。到年底,不得已放了地級市的代理。
到2017年,我將原來門店入股計劃進行細化、完善。將所有的直營店打包成一個大的股池,每股由原來1.5萬細分為1000塊,所有的直營門店伙伴以及總部的伙伴,全部入股到整個大池子里。
這樣一來,解決了最初入股計劃存在的問題。比如說,總部的人員一旦入股一個門店,會將部分精力傾斜到那個門店。還有一個,當你入股那家門店不掙錢的話,意味著你也不掙錢。
全部在一個池子里保證了每個人可以平均分到一些錢,我們按年資、職位等級劃分的。
同樣是2017年,品牌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卻無論如何也沒法把業(yè)績提高到比較大的份額。
所以,我們在2017年7月份選擇了蘇州一家品牌策劃公司,經過兩個月的打磨,在上海的徐匯日月光開出第一家轉型后的門店。
2018年上半年,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品牌定位逐漸清晰,我們由原來可以喝的甜品,改為芒果飲品。定義是飲品的屬性,但品類是芒果飲品。
-02-重新定位,明確布局目標
芒果在2019年算是一個大的品類,我們根據過去十幾年的銷售數據,在芒果飲品中找到了爆款楊枝甘露,并且配了Solgan,楊枝甘露更好喝。
我們單店模型經過半年打造,已經變得比較成熟了。原來是粉嫩、少女系的門面形象,現在植入芒果黃、門店放爆品楊枝甘露,同時也啟動超級符號,很大很大的一個“7”,特別吸引人。

2019年上半年,不知道為什么,楊枝甘露突然間火了。我分析了一下,其實大概的理由,就是書亦燒仙草為代表的飲品杯裝化,或以7分甜為代表的甜品杯裝化,符合多料的行業(yè)趨勢。
這時候,整個商業(yè)模式驗證了,是可以成功落地的,我們決定進入快速發(fā)展期,同時布局上海市場。
2019年8月,我們對全國很多重點城市進行了考察,做了一個戰(zhàn)略收縮,將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在華東地區(qū),外圍很少開店,除非有很好的資源。
華東地區(qū)我們將上海列為重中之重。同時啟動整個浙江市場的拓展,在整個華東地區(qū)密集開店。
對上海市場,原來計劃今年開到40家門店,沒想到半年左右就完成了目標,就重新制定80家門店的目標。其他也做了一些調整,原來想按1:1的比例,加盟一半、直營一半開店,調整后加盟比例降低了,核心區(qū)域都直營。
在飲品行業(yè)中,如果不是資本推動型的品牌,就更需要注重閉店率。經歷過兩年多的努力之后,我們從2017年年底到現在新開的門店,沒一家店因為生意不好而關掉的。
10月15日,長三角一體化被列為國家發(fā)展計劃,意味著未來的長三角41個市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都市圈,中國的第一大都市圈。這給了我們深耕華東策略很好的信心。
-03-找到自己的品牌路徑
今年年初,楊枝甘露火了,很多同行也跟著上了這樣一個產品。
剛開始覺得,大家都來做,我們門店數量比較少,會被淹沒。
實際上,當7分甜只專注于芒果飲品、芒果飲品中的代表性產品楊枝甘露時,我發(fā)覺大家成就了7分甜的現在。
當然,我也在7月7號調整了品牌戰(zhàn)略,重新定位為杯裝楊枝甘露的創(chuàng)造者,這是大家今天所看到的7分甜。

每個品牌有不同的自己發(fā)展路徑,7分甜有兩條發(fā)展路徑:

7分甜在十年前時,已經開始大量使用芒果、草莓、奇異果、木瓜這種鮮果,那時候用鮮果做的飲品不會差到哪。早期我們的產品是有競爭力的,2015年后慢慢失去了競爭力。
7分甜產品上的差異化使我們活到今天。慢慢我們擁有一些資源,選址這塊也變得有競爭力。
到一個商場,招商會說,不好意思我們這邊有十幾家奶茶店,你不適合,招商不會重復招同品類的。7分甜作為杯裝楊枝甘露,甜品杯裝化有一定的優(yōu)勢。這是我們今天在華東地區(qū)小有名氣的主要原因。

在座的同行大家都比較清楚一點,選址對一家門店是否成功起到接近80%的作用,門店越來越多,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是否有好的選址并沒有那么重要。
7分甜開到一百來家門店時發(fā)覺,想要提升的核心競爭力不再一味依賴選址,而是營運能力。營運能力體現一個品牌,是否很好執(zhí)行總部決策,去年我們開始打造營運體系。
以上這些,是在早期對品牌有比較大幫助的競爭力。
我在幾家店的時候,已經知道最終競爭力可能要體現在供應鏈上。但是,直到去年,才開始在供應鏈這塊發(fā)力。
因為我們很清楚,早期發(fā)展期間,7分甜的產品一直在快速迭代、在調整,精力側重于發(fā)展這塊,供應鏈沒深耕。接下來,我認為是需要在供應鏈花很大的代價做好。
我們期望,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品牌。像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那樣的品牌,達到那樣的競爭力。

我們第一選擇當然是蘇州,那是7分甜的大本營,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迅速布店。
后來我發(fā)現,江蘇市場就算做得很好,也無法成為全國性品牌,所以選了上海這樣的品牌高地。

早期7分甜在華東市場也零零散散開了一些門店,上海市場做得比較不錯的時候,提前布局了整個華東市場,當然7分甜未來一定會走向全國。
以上是整個7分甜在四年多時間里做的一些事,希望能夠給到一些初創(chuàng)者借鑒,總結成一句話,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做了對的事。
什么是對的時間?
2015年時,做品類細分不是很恰當,那時候大家目光在水果茶、奶蓋茶。水果茶、奶蓋茶創(chuàng)新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有品類細分,有新的東西出來。到2017年年底,我們把楊枝甘露打造成爆品,這就是對的時間。
找到對的人。我們的合作伙伴是非常優(yōu)秀的,給出了很多戰(zhàn)略定位上的方案,目前來講是成功的。2017年底,我們引入很多高管,這些高管也發(fā)揮很大的作用,做了很多對的事。
-04-慢慢來,會更快
我發(fā)現,主流品牌都具備這些條件:

對于初創(chuàng)者我有幾個忠告。
- 不要過早區(qū)域化發(fā)展;不要過早多品牌發(fā)展;非核心業(yè)務能外包的盡量外包;少參加各種跟行業(yè)不相關的各類峰會;不要太迷信各種培養(yǎng)、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加盟的核心就是讓每一個加盟商掙到錢。
活下來的飲品品牌,基本上都是把根扎得比較深的品牌。我相信:慢慢來,會更快。
茶顏悅色前總經理、品牌負責人何一汀,在咖門開了15堂線上課,分享茶顏悅色的爆紅路徑。還是茶顏悅色創(chuàng)始人親薦!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了解課程詳情:

統籌|政雨 編輯|孫超 視覺|江飛文章為咖門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中國飲品行業(yè)2020產品報告》:



— 商務咨詢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課程咨詢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