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Howard Bryman翻譯| Alan

谷歌嘗試了以虛擬現(xiàn)實技術提供咖啡師培訓。結果如何呢?任何一個精品咖啡公司對于培訓的投資都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公司自己咖啡店的員工,還是批發(fā)客戶他們的咖啡師,培訓都是很重要的。但為了應付這些培訓,需要安排的設備,空間,和時間都是蠻復雜困難的。虛擬現(xiàn)實技術能否解決這方面的困難呢?我們是否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學員只要輕松戴上頭盔,在一個電腦創(chuàng)造的數(shù)碼環(huán)境里就能輕松學習專業(yè)手藝呢?

谷歌的Daydream Labs“白日夢實驗室”最近在這方面進行了一個實驗,而得出的結論,是一個肯定的...“有可能”。上個月,這科技巨頭的虛擬現(xiàn)實部門的研究員和開發(fā)人員構建了一個虛擬的,利用專業(yè)設備制作意式濃縮咖啡的模型,目的是要看看新手咖啡師以那個途徑進行培訓,會更快更容易學會。
是在虛擬環(huán)境中“親手實際操作”呢,還是在Youtube上觀看教學影片?在谷歌的紐約辦公室里,兩組研究對象要使用教學視頻或虛擬模型,學習如何制作意式濃縮咖啡,而谷歌的虛擬現(xiàn)實軟件工程師Ian MacGillivray其后把結果發(fā)布在他的博客上了:培訓后兩組的新手還是沒能制作出好喝的咖啡,但是利用模擬模型的那一組,至少對于制作咖啡的流程是比較熟練。


“實際操作意式咖啡機弄咖啡的測試,在我們其中一個微型廚房進行。微型廚房是供應員工小吃和飲料的地方,”MacGillivray續(xù)道,這次實驗主要是針對拿鐵的制作。 “在我們有這個虛擬模型以前,很多新入職的谷歌員工都會從辦公室里愛好咖啡的同事身上,學習這種制作咖啡的培訓內容,所以我們認為把這個人肉訓練帶到虛擬世界是非常合適的。”在親手真實地去制作咖啡前,參與者能以他們所屬的訓練方式(虛擬模型或教學視頻)盡量學習,進行的次數(shù)沒有限制。
看YouTube教學的一群,大多會在把視頻看完3次以后就試著弄咖啡,而虛擬的那一組,則通常在進行了2次練習后作出嘗試。制作意式濃縮的設備,不管是在數(shù)碼3D環(huán)境里還是現(xiàn)實中,都是一個雙頭的La Marzocco GB5咖啡機和一個Mazzer Super Jolly磨豆機。進行測試的微型廚房,其供應的咖啡豆會不時轉換。這次測試時用的咖啡來自總部位于布魯克林的Toby’s Estate Coffee。

虛擬模型有包括一些觸感上的回應,例如在觸摸按鈕或旋鈕和壓粉等等的步驟 。除此以外,這個虛擬培訓也融入了視覺和聽覺上的提示,像是符號,文字,及語音提示等,用以說明制作過程的每一步。 MacGillivray表示之所以能夠成功建立這個培訓模型,有賴一群咖啡的愛好者和業(yè)界的專業(yè)人士的幫助。谷歌在完成了建立這個虛擬現(xiàn)實后,邀請了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咖啡師,試用一下整個培訓的模型。 “她完全沒有理會為新手而設的指示和說明,直接就著手制作咖啡了,”MacGillivray說。 “除了一開始花了點時間去適應頭盔和學習如何操控裝置– 畢竟這是她的第一次虛擬現(xiàn)實經(jīng)歷– 她比其他任何一位參與者都更快的制作了一杯雙份濃縮的拿鐵,并且覺得整個體驗很是有趣。

總的來說,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當要在現(xiàn)實世界里實際去操作時,進行了虛擬培訓的學員,比起只看視頻的學員,有著更多的信心。但虛擬培訓明顯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可改進的空間。團隊發(fā)現(xiàn),不管培訓里的指示是以哪個方式呈現(xiàn),參與者都常常會忽視它們。而由于每個學員可以做的抉擇都有一定的不同,而且順序也不一樣,所以要確保虛擬程式里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能像在現(xiàn)實世界里發(fā)揮,再要記錄和加以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的時候,軟件的編寫就會變得非常復雜。再者,暫時在科技上還沒有足夠的技術去好好呈現(xiàn)像制作咖啡這種需要一定程度的體力和有著潛在危險的活動。例如,一個拿在手里的“觸感震動設置”,并不能充分教導學員正確壓粉的方式和所需的力度。而在虛擬環(huán)境中,無論你的警告訊號多響亮或多嚇人,那支“火燙”的蒸汽棒終究是虛假的,所以在真實操作咖啡機的時候,學員還是要被提點,以防他們燙傷自己。

所以,在科技還停留于只能好好呈現(xiàn)聲與畫,而沒進步到可以制造出能完整帶出觸感效果的精準先進硬件前,虛擬訓練還是比較適合用于一些不需要太多動作,可能只要按一下按鈕就好的任務。例如為兒童設計的化學實驗課程,就是開發(fā)人員正在考慮要帶進虛擬環(huán)境的其中一個項目?!暗瘜W實驗的話,里面需要包含的互動空間,大概要花很多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善的編寫模擬好吧,”MacGillivray說。 “相反,制作濃縮咖啡和拿鐵,當中的基本步驟能在相對短時間內教授完,而且在我們的辦公室的確有著這樣的一個培訓需求。不過當然了,真的要實實在在的準備一杯好喝的拿鐵還是需要一段長時間去練習的。”

征稿:我有咖啡,你有故事嗎?誠心征集啡友們的【介紹咖啡館原創(chuàng)文章】的投稿,也歡迎咖啡師或者咖啡技能愛好者分享你們的技藝。歡迎投稿!稿件一經(jīng)采用,送咖啡沙龍自烘豆一包或咖啡相關紀念品。投稿郵箱:tips@coffeesalon.com(投稿時請留下您的聯(lián)系方式方便我們找到你?。?/blockquote>版權信息:以上文章內容轉載自【TCGTalking】,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原文作者:Howard Bryman翻譯作者:Alan侵權請聯(lián)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
歡迎添加微信與我們保持互動廣告合作 |cofesalon咖啡館/師 |cafeuni咖啡愛好者 |salon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