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明白,只是這世界變化太快。在第五代飲料—谷物飲料還未大放異彩之時,我們又要再次接受一個新生兒——湯飲料。
何為湯?由食物與水加工后,或蒸或煮、或磨或切,再進行調(diào)味所得之物就為湯。湯的味道主要以咸、甜兩味為主,咸湯常常伴于用餐,而甜湯被當做飯后消遣的零嘴。于是咸湯在我們的概念中就是食物,而甜湯則被當做飲品、甜品。
由此可見,湯飲料早就有之,只是被近些年所興起的“半成品飲料”所掩蓋住了光環(huán),再加上食之多年的老味道,又怎能敵得過新口味的競爭。不過,上帝總是會為事間萬物關上一扇門,又為她打開一扇窗。雖然那些“老味道”不如果汁飲料操作方便、奶茶受眾人群廣泛,但“老味道”以他獨有的淳樸(天然、無添加)再次換回了那些同樣崇尚自然之味人群的青睞。
無論是咸湯或是甜湯,在人們心目中,都是匯集于食物之精華所在,成為了健康之品。不過,要將傳統(tǒng)之物再放光彩,僅僅是靠那些尋味健康之人是遠遠不夠的,新穎的搭配又是不可缺少的。
燕麥粒相比燕麥片營養(yǎng)更為豐富,口感更為Q彈,添加到飲料中何其的美味。
冬天喝紅豆奶茶正當時,可夏天是否喝綠豆奶茶更合適呢?
這些搭配并非是我才能想到,但為何又鮮有在市面上出現(xiàn)。這問題還是出自于原材料的局限,因為在我們所接觸的飲品原料供應商中,還沒有誰能將這些原物料大面積的應用到飲品中來,我們期待這樣的廠商與店家早日出現(xiàn)。
同時,我要對單店說,雖然你們習慣于看那些所謂的標桿連鎖店賣什么火,你們再跟著賣。但要超越他們,你們只有做不同。
用做湯的思維去做飲料,用差異化的產(chǎn)品去形成競爭力,是單店最容易達到的。如果市場上沒有你們所想要的原料——不妨試試自己做。
湯是不是飲料我們暫不下定義,太多的定義往往會阻礙思維的延展。但飲品的原料均是由食物演變而來是毋庸置疑的:茶、咖啡、可可、水果、谷物、菌菇、豆類均是如此。
參加中國飲品快報微社區(qū)討論,獲得更多產(chǎn)品操作幫助。
------------- 分割線 -------------
關注微信公眾平臺搜索:ZGYPKB 加關注中國飲品行業(yè)權威資訊平臺,每天十分鐘了解中國飲品行業(yè)百度搜索“中國飲品”訪問我們的PC官網(wǎng)投稿投稿及合作事宜請聯(lián)系快報小編微信:hellodrinks分享點擊右上角分享給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