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十月左右看到了Roast雜志的文章,提及咖啡帥叔James Hoffmann在Let's Talk Coffee哥倫比亞站論壇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新社會契約》(
A New Social Contract)的演講,登時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家伙咋還攬上了盧梭的活兒了?
文中提及一句我深以為然的話:“我覺得我們(精品咖啡)并不是咖啡行業(yè)里的弄潮兒,而像是脫離了咖啡行業(yè)?!保↖ think we felt we were not above the industry but separate)這就很有趣了。于是我四處找完整視頻,到頭來卻是直到前幾天才在他油管視頻的簡介里找到了原視頻。學有余力的同學請點開視頻鍛煉你的雅思聽力:沒有耐心的同學請看我下面的偷懶版要點概括相當大一部分精品咖啡從業(yè)人員都覺得自己買的豆子一分錢一分貨,都是通過公平貿(mào)易得來,對得住種植者的汗水。有的從業(yè)人員甚至親自到產(chǎn)地采購或者幫助咖啡農(nóng)改良種植,認為精品咖啡為行業(yè)提供了榜樣。事實上,精品咖啡貿(mào)易的模式可量化、可大范圍復制嗎?并不能。精品咖啡的貿(mào)易模式,依然沒有脫離原有的咖啡貿(mào)易模式。根本上的問題,在于買賣雙方權力和風險的不對等,在于回報與風險不成正比。James Hoffmann舉了特意強調(diào)了烘焙商與種植者間的不平等:烘焙商的經(jīng)營風險相對比較?。↗H基于歐美的市場說出這句話。國內(nèi)微型烘焙商和自家烘焙多如牛毛,不好說),然而權力卻十分大(可以選擇買哪家豆子,甚至能插手咖啡館的出品并拉攏顧客),利潤也比較高。種植者經(jīng)營風險大(看天吃飯,要看護植物,還要承擔歉收或者滯銷的風險),但是權力卻很小(一般的豆子基本得跟著C價格走,好一點的豆子也得看采購商臉色),利潤也很低(看看18年的C價格)。這種情況對咖啡的可持續(xù)生產(chǎn)是很不利的,利潤空間被壓榨+氣候條件愈發(fā)惡劣會令許多咖啡農(nóng)放棄種植咖啡。據(jù)JH所言,咖啡種植者的平均年齡正在逐年上升。所以JH提出了一個新契約的理論:讓咖啡買賣的契約不再由買方主導制定,而是讓整個價值鏈條里的人都參與進來。要怎么辦到?不知道。JH自己也說,他并沒有能力與切實可行的辦法去改變現(xiàn)狀,不過他愿意去合作。享受著由這一不平等地位所帶來的紅利的我們,怎么會主動地去打破這個局面呢?
版權信息:以上文章內(nèi)容轉載自【Misdirection悟道】,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作者:安堆亞斯侵權請聯(lián)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