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按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內(nèi)容。越來越多的品牌把茶飲店開到了國外。然而代表中國文化的茶,英文名卻是Tea,而不是Cha。這背后,緣于有趣的歷史故事,也因為中國茶近幾十年在世界舞臺上的光環(huán)逐漸暗淡。新茶飲的崛起,能帶領(lǐng)Cha重回舞臺中央嗎?

Tea還是Cha?最近和幾位茶友聊天,聊到關(guān)于茶的西文說法。其中有一個觀點是,將茶說成Tea是不準確的。比如在國外,如果你要去一家Café點杯茶,他們通常會給你伯爵茶、阿薩姆紅茶之類的。但是,這和我們中國人所喝的原葉沖泡茶相去甚遠。如果我們想要和外國人說喝中國茶,就一定要說Chinese Tea,他們才明其意。
Cha和Tea在國外是兩種茶(圖片來源:Unsplash)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外國人說的Tea,和我們?nèi)A人所喝的茶是不一樣的,那為什么不正本清源,直接把茶翻譯成Cha呢?

Tea還是Cha的紛爭,都是方言“惹的禍”Tea還是Cha,這似乎是個挺嚴肅的問題!做個調(diào)查吧,你覺得茶的英文名應(yīng)該是Tea還是Cha呢?事實上,也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國家都把茶讀成Tea的,歐洲大陸上就有一個另類葡萄牙,他們的語言中茶是讀Chá。也就是說,所有葡萄牙語系的國家,他們的茶也還是讀做Cha的。為了理清這個關(guān)系,我們權(quán)且將這些國家稱為C黨,將茶讀成Tea的國家稱為T黨好了。下面我們來一起扒一扒C黨和T黨的小歷史。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大陣營都分別有哪些大哥和小弟。
綠色是C黨,黃色是T黨 (圖片來源:豆瓣)從圖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東歐國家以及阿拉伯世界對茶的發(fā)音都屬于C黨,而西歐的大部分國家都是T黨。造成這樣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受陸上傳播(C黨)和海上傳播(T黨)的影響。

北方方言讓“Cha”得以流行中國的北方語系,茶都是讀成“Cha”。其首先傳往中國的四鄰,如東鄰日本,直接使用漢字“茶”,讀音 Cha。再受宗教交流和陸上絲綢之路傳播影響的西鄰古波斯,其茶的發(fā)音類 “Cha”,隨后而演變成阿拉伯語音“Shai”(茶葉),土耳其語“Chay”。而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僧伽羅語也叫“Cha”,也是和這個傳播途徑有關(guān)。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圖中看到,葡萄牙這個西歐國家卻另類地也將茶讀成“Chá”,甚至是和茶的漢語拼音一模一樣。
葡萄牙與漢語讀音相近(圖片源于3158茶葉網(wǎng))這難道是葡萄牙背叛歐洲T黨,投靠了東方C黨嗎?事實恰恰不是這樣,可以說葡萄牙倒是C黨里老大哥級的存在。在十六世紀殖民史初期,葡萄牙是第一個把茶和喝茶的習(xí)慣帶入歐洲的國家。當(dāng)時他們和廣東一帶進行貿(mào)易。更在之后成功占領(lǐng)澳門,通過澳門向中國進口茶葉。而粵語里的茶,就讀做Chia。也就是說,雖然葡萄牙也是從海陸途徑引進茶到歐洲的,但是因為受到了粵語的影響,讓茶讀做了Cha。所以Cha這個發(fā)音就被葡萄牙人沿用并且?guī)У搅似渌趁竦?,比如南美洲的許多國家。也可以說,C黨的幕后大佬除了說普通話的北方大哥以外,還有說粵語的廣東人。事實上,到了這個時候,T黨還沒有真正形成。整個世界還是C黨的天下。

閩南話的福建人是T黨的幕后大佬但是故事還是發(fā)生了逆轉(zhuǎn)。作為這個時期葡萄牙的海上主要對手——荷蘭和西班牙加入了戰(zhàn)局。他們主要是從福建沿海的廈門以及臺灣進口茶葉。而閩南話里茶的發(fā)音是“Tey”,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就取了這個音。
戰(zhàn)火中分級讀音(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因為16世紀和17世紀初基本是荷蘭獨霸南亞、東南亞貿(mào)易,“Te”這個音就被西班牙、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等國家沿用下來,并且?guī)У搅怂麄兏髯缘闹趁竦?。所以,荷蘭和西班牙是T黨的大哥,而作為南方說閩南話的福建人成了T黨的幕后大佬。

英國的“霸主”地位,把Tea發(fā)揚光大在這樣C黨和T黨平分天下的時刻,T黨內(nèi)部發(fā)生了龍頭老大之爭。攪動局面的正是英國小弟。此時還是小弟的英國,開始還是受葡萄牙的C黨影響的。如圖:
圖片來源:豆瓣但是后來英國小弟崛起,成了世界海上霸主,他開始了主導(dǎo)T黨的大哥生活。一般認為,在1644年,英國人開始獨立在廈門設(shè)立通商據(jù)點之后,對于茶的拼寫,才逐漸由受到葡萄牙影響轉(zhuǎn)向以說閩南語的福建人為幕后大佬的T黨。而隨著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東印度公司壟斷海上貿(mào)易,逐將茶語界的T黨主張的茶翻譯“Tea”發(fā)揚光大。開始時,東印度公司將茶拼寫成英語“Tee”,拉丁文釋成 “Thee”,后來英語拼成“Tea”。從此以后,便成為英語世界各國通用茶名和語言。至于法語系叫“The”,德語系叫“Tee”,西班牙語系叫 “Te”,都是由廈門的“Tey”音,和英語的傳音演變而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身邊的廣東人和福建人分別說一下茶的發(fā)音,感受一下C黨和T黨的大佬的口音哦。)

新茶飲能讓茶再次成為“Cha”嗎?也就是說,不論將茶說成Cha,還是說成Tea,都是有歷史源流、有中國人作為幕后老大的,所以并沒有準確不準確的說法。倒是有一個事實場景在不斷發(fā)生,即當(dāng)你在西方世界說到Tea的時候,他們并不會直接聯(lián)想到中國的“茶”,更多指的是英國式的“茶”。
Tea在老外眼里更指英國茶從世界格局來看,雖然茶發(fā)源于中國,但是世界茶業(yè)的大哥寶座,還是被T黨的老大英國所占領(lǐng)。中國不論是北方人,還是廣東人福建人,或者我們曾經(jīng)是幕后老大,但是在自由經(jīng)濟市場上還沒有走到過臺前。其事實就是:中國雖是世界最大的茶葉生產(chǎn)國,但是貿(mào)易總額卻抵不過一個“立頓”。我們更沒有一個如立頓一樣的國際茶葉品牌。所以,從商品經(jīng)濟角度看,推動將茶在英文世界里從Tea更名為Cha,似乎并不是正本清源的問題,而是爭奪市場認知,搶奪話語權(quán)的問題。那中國茶業(yè)加入C黨,真的能夠完成這個使命嗎?客官,您怎么看?

點擊圖片,水果茶研發(fā)四講:

— END —統(tǒng)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本文源自豆瓣茶與生活小組,原文來自公眾號《浮生若茶》,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