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小紅書、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就會發(fā)現各種花樣百出的便利店調酒攻略正在瘋狂刷屏。
便利店調酒,為什么能吸引年輕人?
這套產品思路,飲品店能不能借鑒?


如果在小紅書的搜索框中輸入“便利店調酒”,下拉菜單顯示這個內容有3400多篇筆記,其中 #一招get便利店調酒 的話題也有超過1700人參與,瀏覽量將近1900萬。
而抖音上的#便利店調酒話題有超過7500萬播放量。便利店調酒,絕對稱得上名副其實的“頂流”春季爆款。

一盒軟飲,在吸管旁邊的位置先挖一個圓形開口,插入吸管喝幾口后,再將迷你瓶裝基酒倒立插入飲料中,一杯簡單的特調雞尾酒就完成了。
最經典的搭配莫過于檸檬茶+基酒了。無論喜茶、奈雪或是茶顏悅色再火,在廣東人心中,各色奶茶、茶飲始終也抵不過一杯檸檬茶。

在便利店調酒的攻略中有一個配方,便是“萬物皆可檸檬茶”:
- 檸檬茶+野格=快樂KTV(酸甜澀的口感,KTV經典)檸檬茶+伏特加=長島冰茶(低配版長島冰茶)檸檬茶+朗姆酒=Mojito(微醺剛剛好,加上冰塊和氣泡水,一秒入夏)檸檬茶+威士忌=甜茶威士忌(微嗆,后勁十足,適合小酒鬼們)檸檬茶+百利甜=少女心小甜酒(甜甜的,有淡淡的咖啡味)
這么看來,調酒似乎并不難,在小紅書的話題下方,也的確寫著“A+B=神仙雞尾酒”的萬能公式。起初,A一般是一種飲料,B則是一款基酒,但逐漸有人開發(fā)了新的口味,除了飲料,A還可以是冰杯。

一杯冰塊+雪碧+一袋葡萄冰+一杯你想喝的酒,不僅顏值爆表,據說味道也是好喝到飛起。
有人還加了抹茶冰淇淋。

本來以為要翻車了,賣相也沒網上那么好看,但當嘗到第一口的時候,口感卻十分驚艷:刺激的伏特加+清新的抹茶,絲滑又爽口。
還有人用王老吉與威士忌兌在一起,據說味道不錯,最關鍵的是,喝了這款特調,微醺的同時好像還能敗火?

嘗試的人多了,調酒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創(chuàng)意之路似乎也開始往獵奇的方向發(fā)展,什么咖啡果凍軟糖阿華田旺仔牛奶都盡數登場。

比如有著急支糖漿口味的野格,無論與什么搭配在一起,總逃不了原始的味道:
- 野格+咖啡,是咖啡味急支糖漿;野格+可樂,是中草藥味急支糖漿;野格+旺仔牛奶,是牛奶味急支糖漿;野格+阿華田,是可可味急支糖漿。
還有人干脆走極端,用檸檬茶兌出了魔鬼搭配。

沒錯,是完全不能喝的那種……

便利店調酒,聽起來像是年輕人的惡搞,但其實不盡然。

便利店調酒的方式與真正的雞尾酒調酒方式如出一轍,都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基酒+飲料混合而成,正是應了“A+B=神仙雞尾酒”的萬能公式。
關于雞尾酒的起源也流傳著幾個不同版本的說法,一個被普遍認同的說法是:
1776年,美國有一家用雞尾羽毛作裝飾的酒館。一天當這家酒館各種酒都快賣完的時候,一些軍官走進來要買酒喝。一位女侍者便把所有剩酒統(tǒng)統(tǒng)倒在一個大容器里,并隨手從一只大公雞身上撥了一根毛把酒攪勻后端了出來,沒想到軍官們卻很喜歡,一飲而盡。

由此可見,雞尾酒的誕生原本便是一個隨心所欲的創(chuàng)意之舉。這恰恰跟現在年輕人流行的便利店調酒再一次不謀而合。無論是多普通的基酒,都可以搭配上獵奇的飲料,畢竟連西瓜霜和香水都出來了,只有你不敢嘗,沒有他們不敢想!
其實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因為酗酒、家暴和以酒館為主的政治腐敗問題,美國曾有過禁酒時期。禁酒令的發(fā)布導致購買酒品和飲酒場所都受到了很多限制,當時公共飲用空間如沙龍和酒吧大幅減少。
雖然法律規(guī)定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屬于違法,但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所以只要不是大張旗鼓,幾個朋友在家中悄咪咪地聚個餐喝個酒完全沒有問題,這就使美國的飲酒文化再次回歸到家庭中。

眼下,便利店調酒也再一次跟歷史中這個轉變產生了跨越時空的默契,將喝酒這一行為從酒吧轉移到家中,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時,還能趕一趕當下最時髦的潮流,對年輕人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點開朋友圈就會發(fā)現,那些興致勃勃地發(fā)著便利店調酒照片的朋友,像極了平時最喜歡逃酒的那幾個。打電話發(fā)微信喊他們出來喝酒,他們總能找到借口,就算偶爾答應了也可能會臨時鴿掉。

常常有人說,這屆年輕人并不怎么愛喝酒。相對于父輩們對茅臺五糧液的執(zhí)著,他們似乎更鐘愛碳酸飲料和網紅奶茶。

但一項數據打破了這個假象——去年年底,第一財經商業(yè)數據中心發(fā)布了《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報告顯示,白酒成交額是奶茶的139.68倍。
年輕化是酒水市場的重要發(fā)展方向,從消費人數和人均消費水平來看,90/95后消費者呈現增長趨勢,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消費的主力軍。

除此之外,報告還顯示,力嬌酒(利口酒)、預調雞尾酒這兩款融合了多樣口味的洋酒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偏愛。
所以,當代年輕人不是只想逃酒,而是他們的酒文化與上一輩相比發(fā)生了極大的轉變。
對于他們來說,喝酒不再是酒桌上的推杯換盞、暗流涌動,反而更像是一種放松身心和自我療愈,而便利店調酒恰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不僅有便利店直接搭配好了調酒套餐,象社交平臺小紅書還因此與全家便利店開設過一個快閃酒吧,推出了七款“便利店調酒”搭配,如涼茶和威士忌,冰淇淋和白蘭地,冰糖雪梨、湯力水與威士忌等等,設置了調酒臺和調酒教程卡片。
從認真刷攻略到挑選酒品、飲料,再到笨拙地在飲料盒上挖好孔,倒插好酒瓶,最后美美地擺盤修圖分享到朋友圈,與朋友討論自己新發(fā)現的神仙搭配——
其實,真正讓年輕人欲罷不能的是隨心所欲的調酒過程,和曬圖與人分享的社交樂趣。



你以為他們調的是酒,其實他們調的是快樂;你以為他們追求的是不醉不歸,其實他們想要的只是微醺;至于他們喝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口味,到底翻沒翻車,真相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據統(tǒng)計,目前國內連鎖便利店已經超過13萬家,覆蓋大街小巷。
同樣是一杯快樂水,便利店調酒為年輕人提供了足夠的購買理由:
- 提供小酌微醺的樂趣,年輕人消費中,茶飲+酒的趨勢已經很明顯;借鑒雞尾酒經典搭配邏輯,讓出品有一定保障;提供了“自己動手”的參與感,滿足年輕人對未知口味、獵奇搭配的好奇心;提供足夠的拍照理由,能成為社交貨幣。
茶飲店如果也想趕上夏日“加酒”風潮,是否也可以借鑒下?
統(tǒng)籌|妮可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南都周刊(ID:nbweekly)





